【聯合晚報╱記者嚴文廷╱台北報導】
 |
陳立曄(右)學測滿級分。陳媽媽(左)笑開懷,陳立曄表示,這是送給媽媽最好的禮物。 記者黃義書/攝影 |
|
靠著擺攤賣韭菜盒與餡餅,陳明發和簡麗卿夫妻辛苦養大兩個就讀建國中學的兒子,尤其大兒子陳立曄今年大學學測拿下滿級分,街坊鄰居「生出狀元兒子」的道賀,一波波湧進小小的攤子,陳明發總是憨厚一笑回應「歹竹出好筍」,但眼中寫滿驕傲。很多人好奇問他怎麼教小孩時,他很認真的說:「孩子唸書,父母要撥空陪,我們沒有錢、沒有權,但是肯花時間。」
早上在北投捷運站外擺攤,下午再趕回復興崗老家繼續賣,陳明發說,擺攤的收入,「 吃飯養家還過得去,但要給孩子補習就不太夠。」兩個兒子沒錢補習仍舊傑出,要歸功於做父母的,再忙,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況,在兒子學習的路上緊緊相伴。
 |
家有2個建中生
陳明發、簡麗卿夫婦平常擺攤賣韭菜盒,教出兩個讀建中的兒子陳立曄(右二)與陳立強(左一),立曄今年學測更考出滿級分的成績。 記者黃義書/攝影 |
|
大兒子考上資優班,老爸才發現自己不懂教育方法…
陳明發回憶,大兒子立曄小學四年級時考上國小資優班,做父親的第一次參加學校的家長座談會,意外發現自己好像「鄉巴佬進大觀園」,每個家長都對孩子的教育有一套方法,講得頭頭是道,自己只有聽的份,這才發現自己對孩子教育不夠關心。
於是陳明發夫婦下定決心進修。從此,準時出席學校舉辦的每一場親子講座,還勤做筆記。陳明發只要有空就往圖書館跑,還大老遠搭車到重慶南路書店街幫兩個兒子挑選適合讀的書。夫妻倆也涉獵各種親子書,找出教養孩子的方法,簡麗卿說:「事實證明孩子的優秀真的是教出來的,假不了。」